忍者ブログ
×

[PR]上記の広告は3ヶ月以上新規記事投稿のないブログに表示されています。新しい記事を書く事で広告が消えます。

第一章 殷商文學與神話故事 2006/9/29

一、 劉大杰先生認為文學起源於 勞動的實踐 ,他如何論證他的看法?你認為如何?

淮南子道應訓中所說:『今夫舉大木者,前夫邪許,後亦應之,此舉重勸力之歌也。』

我認為人類文學的起源,應當不止於一種,人在勞動時、情感需要發洩時,都會發出聲音,而這些發出來的聲音和音樂以及舞蹈結合,就成為了最初的歌謠。


二、殷商時期屬於文學的初始時期,作品都還簡略無文,然而卻因為其中已經具備了後世某些文體的因素而特別值得注意,請問是哪些作品?分別促進了後世哪些文體的演進和發嶄?請說明其間對應啟發的情形,以顯明殷商文學的價值。


文學的起源:
藝術起源於勞動,它最初的內容和形式,都決定於勞動生產的實踐。在藝術產生的過程中,勞動早於遊戲,實用的功能先於審美的感情。
文學也是起源於勞動的實踐。勞動韻律的再現和生產行為的模仿,是歌舞產生的主要依據。文字發明前,即有了歌謠,沈約說:「歌詠所興,宜自生民始也。」最早的歌謠是在口頭歌唱的,只要有聲即可唱出音韻和諧的歌聲。
淮南子道應訓:「今夫舉大木者,前呼邪許,後亦應之,此舉重勸力之歌也。」這是指出生產勞動最早是以集體行為,許多人一同工作,從口發出聲音,同動作表現出韻律,就成為了眾人同唱的勞動歌。

文字創造的過程:
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,附帶著神秘性,與巫術結合。神權時代,人們相信文字是神靈所造。我國倉頡造字的神話色彩也十分濃厚。文字是由圖畫變成符號,逐步演化而來的。先經過象形,再到表意。所以最初的文字,必然是象形文字。
在文字產生的初期,文字為少數巫史貴族掌握,成為替統治階級服務的專用品。

卜辭時代的文學:
卜辭的發現,是出於偶然。多年前在河南安陽線小屯村以北洹水以南,靠近殷墟的農田裡,農民犁田時,時常發現刻著圖文的甲骨。農民們以為這些甲骨可以治病,便將這些甲骨收集起來賣給藥材商,稱為「龍骨」。
一九八八年,金石專家王懿榮因為生病吃藥,首先發現了骨甲上所刻的是古代的文字,這些文字都是非常寶貴的古代文獻。甲骨學的著述,最早問世的是劉鶚的「鐵雲藏龜」,時在一九零三年出版。
由於卜辭的考察,我們可以知道○1商朝是奴隸制社會。○2商朝的國家機構已初步形成。○3商朝的手工業種類繁多,在殷墟曾發現銅工、石工、玉工、骨工的製造所。○4盤庚以前為畜牧經濟為主,到了盤耕時代農業發達起來。○5殷商的宗教觀念,仍停留在巫術階段。
在今日發現的材料中,卜辭是我們所看到的中國最早的文字,但從文字發展的規律來看,可以知道中國文字的起源,是在卜辭之前,不過到現在我們都還沒發現卜辭以前的文字。
這時代的文具,雖然簡短,在語法上已建立了初步的規律,可以看出書面文學的初期型態,也就是後代韻文及散文的母胎。

周易簡介:
周易中的卦爻辭,是我們上古文學的史料。易經雖是一部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筮書,但在卦爻辭中,我們可以找出一些附有文學意義的作品。
周易分經傳兩部份。經中有八卦,八卦重為六十四卦,每卦有六爻,各卦各爻都有解釋的辭句,稱為卦爻辭。
古人有伏犧畫卦,文王作卦辭,周公作爻辭,孔子作十翼的傳說,在五經中佔有重要的地位。

卦爻辭中的古代歌謠:
易經雖是一部筮書,但我們並不能輕視他在文學史上的價值。從課本十六、十七頁中的歌謠來看,這些歌謠的內容與形式,都是很好的詩歌。由這一階段再進一步發展,便到了詩經。

尚書簡介:
尚書是五經之ㄧ,又稱書經。其意為上古帝王之書。書中有誓辭、談話、演講、大都是記言。
據說孔子刪過書,作過序,是否可靠,不得而知,但孔子用尚書敎過學生,這是可信的。從課本十八頁的引文看來,我們可知孔子確實與尚書有關係,應是有過整理的工作。
尚書有今古文之分,古文尚書是偽作,但今文尚書也不全真。
尚書中有虞、夏、商、周,四個部份。商書有湯誓、盤庚、高宗肜日、西伯戡黎、微子五篇。 

尚書中的盤庚:
商書中的盤庚分上中下三篇,歷史學者一致認為是殷商可信的文獻。古書上說,盤庚是商朝的中興賢主,他遷都到殷地去時,臣民都反對他,他先後對貴族臣僚和奴隸們,發表了三次演講,說明必要遷都的原因。
關於這三篇的次序,俞樾認為:「故以當時事實而言,盤庚中宜為上篇,盤庚下宜為中篇,盤庚上宜為下篇。」但其中次序依然有些問題。
在盤庚反映出來的思想,依然脫離不了上天的神和先王的鬼,這說明了這正是神鬼思想統治時代的精神產物。

古代神話故事的產生:
神話的產生,本來很早;在文字出現以前就有神話了。我國的神話,大都出於戰國、漢初人的紀錄,用文字寫定的時期較晚。
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話。神話是初民對自然現象的解釋,反應人類與自然界的鬥爭。
遠古的神話故事,都是原始社會勞動人民集體的創作,在有文字以前,就廣泛地流傳在人民的口頭。流傳日久,故事內容變的複雜化、系統化、美麗化,而成為初民在生產勞動的過程中,對於自然現象的解釋,對於自然界的鬥爭和願望以及社會生活在藝術概括中的反映。
如:有巢氏的搆木為巢,燧人氏的鑽木取火,庖犧氏的網罟捕魚。

神話的文學價值:
○1神話來自人民,是人民集體的創作。○2神話是文字的淵源。○3研究神話可以得知初期勞動人民的生活和思想,可作為古代歷史的影子。○4古代神話對於屈原文學的內容與色彩,發生了很大的影響。在中國古代的小說、戲曲以及石刻和圖畫裡,時常採用神話的題材,產生了許多優秀作品。

古代神話型態:
中國古代沒有神話專書。神話材料保存的較多的是山海經、楚辭和淮南子。在穆天子傳、莊子、國語、左傳中,也可找到一些片段。
其中最著名的三則神話是:○1創世神話-女媧造人補天。○2英雄神話-后羿射日。○3賢人神話-大禹治水。

結論:
在這一個章節中我們可以初步理解中國文學初期的一般情況。這些作品雖然簡略,但都已經具備了詩歌、散文、小說的因素,對於後來的詩歌、散文、小說的演進與發展,有密切的歷史聯繫與文學精神上的影響。

時期 文體 代表作品 作品用途 影響後代之作品
初民 口頭歌謠 無文字,無法紀錄 用以抒發情感 歌謠之紀錄
殷商 卜辭、古代歌謠 易經 為統治階級服務的筮書,其中記錄了古代歌謠 韻文、散文
不明 散文 尚書中的盤庚 發展出較長的文字,影響散文發展 散文
在文字出現以前 神話故事 並沒有神話專書,但神話材料保存最多的是:山海經、楚辭、淮南子 為文學淵源,研究神話可知道初期人民的生活及思想 甲骨文、易經、尚書、神話故事




二、 附:從第一章中,你能否看出劉大杰先生的文學思想和理論受馬克斯主義影響之處?請舉例說明:

第一頁,作者指稱藝術起源於勞動,並將藝術的內容和形式,都歸於勞動生產。
第二頁,作者說文學也是起源於勞動的實踐。他認為勞動韻律的再現和生產行為的模擬,是歌舞產生的根源。作者舉出的例子,淮南子道應訓:『今夫舉大木者,前夫邪許,後亦應之,此舉重勸力之歌也。』作者說,這種勞動歌是一種生產鬥爭的手段,是生產技術的一部份。
第二十四頁,作者說:「神話是來自人民的,是人民集體的創作,在那些故事裡面,必然會表現人民的勤勞、勇敢的性格,豐富的智慧和想像,和自然界作鬥爭的現實生活以及對於幸福自由的渴望,所以神話是富於人民性的。」在最後兩句我們看到作者用了「鬥爭」這個動詞,若非是受馬克思主義影響者,也不會如此經常性的使用這個詞。
第三十二頁,作者提到:「女媧、羿和禹這些美麗的故事,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願望的過程中,在實現生活的基礎上通過豐富的幻想創造出來的。他們共同的特徵,是和自然界作鬥爭,位廣大人民謀利益。」
作者受到馬克思主義的影響,因此會將人民勞動的重要性擺在第一位,而每個人所擁有的個人特質則被抹滅了,或者是被轉化為鬥爭。作者認為人民一切行為的目的就是要進行鬥爭,且與萬物都要進行鬥爭,這樣才會有好生活。或許在受馬克思主義影響者看來,這是一件非常基本的思想,但對於我們這些從小就受資本主義薰陶的人來說,實在是有些匪夷所思。
PR
經典閱讀與創意教學 | INDEX | ふわふわ
Copyright © flyheartfree All rights reserved. 忍者ブログ [PR]
Designed by